地腳螺栓基本知識匯總
返回列表
來源:
發布日期: 2020.07.10
地腳螺絲是把機器等緊固在地面上用的螺絲,也叫地腳螺栓。它一般用于鐵路,公路,電力企業,水泥廠,礦山,橋梁,汽車,摩托,鍋爐鋼結構,塔吊,大跨度鋼結構和大型建筑等。擁有較強的穩固性。
地腳螺絲一般用Q235、Q345,即為光圓的。螺紋鋼(Q345)強度大,做螺母的絲扣沒有光圓的容易。對于光圓地腳螺栓而言,埋深一般為其直徑的25倍,然后做一個120mm左右長的90度彎鉤。如果螺栓直徑很大(如45mm)埋深太深的話,可以在螺栓端部焊方板,即做一個大頭就可以了(不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埋深和彎鉤都是為了保證螺栓與基礎的摩擦力,不至于使螺栓發生拔出破壞。
所以,
地腳螺栓的抗拉能力就是圓鋼本身的抗拉能力了,大小等于截面面積乘以抗拉強度設計值(140MPa)就是設計時的允許抗拉承載力。
極限抗拉能力就是將其截面面積(此時應當是螺紋處的有效面積)乘以鋼材的抗拉強度(Q235抗拉強度是235MPa)。由于設計值偏于安全,所以設計時的抗拉力小于極限抗拉力。
地腳螺栓的安裝:
地腳螺栓安裝時應垂直,無傾斜。如果安裝不垂直,必定會使螺栓的安裝坐標產生誤差,給安裝造成一定的困難,如果螺栓孔的底座很厚時,甚至無法 進行安裝。由于螺栓不垂直,使其承受外力的能力下降。現對其受力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假設安裝設備所需的壓力為F(即
地腳螺栓垂直方向所受的拉力為F),螺栓的截面面積為A。則:
1.螺栓垂直安裝時所受拉力為:F,螺栓的應力為σ=F/A;
2.
地腳螺栓傾斜安裝時所受拉力為:F1,拉應力為:σ1= F1 F1 /A=F/Acosa ;同時還產生一個水平分力F2,該力作用在O點的而產生的彎曲應力為σ2= F2 L/W=FLtga/W(W為抗彎截面模量);則總應力為σ=σ1 +σ2。被破壞或斷裂。同時,水平分力的作用會使機座沿水平方向轉動,因此設備不易固定。有時已安裝好的設備,在二次灌漿前很可能由于這種分力的作用而改變位置,造成返工或質量事故。同時,由于存在水平分力,一旦遇到外力,就有可能使已找正的設備產生誤差,這是不允許的,因此安裝地腳螺栓時,一定要安裝垂直,避免傾斜現象的產生。
地腳螺栓的敷設: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碰到的是對死地腳螺栓的二次灌漿,即是在澆灌基礎時,
預先在基礎上留出地腳螺栓的預留孔洞,安裝設備時穿上地腳螺栓,然后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把地腳螺栓澆灌死。
地腳螺栓在敷設前,應將地腳螺栓上的銹垢、油質等清除干凈,但螺紋部分要
涂上油脂,然后檢查與螺母的配合是否良好,敷設地腳螺栓的過程中,應防止雜物掉入螺栓孔內,以保證灌漿的質量。在準備對彎鉤式地腳螺栓進行二次澆灌時,應注意其下端彎鉤不得碰到底部,至少要留出100mm的間隙,螺栓到孔壁各個側面的距離不能少于15mm
。如間隙太小,灌漿時不易填滿,混凝土內就會出現孔洞。如設
備安裝在地下室或基礎上的混凝土樓板上時,則地腳螺栓彎鉤端應鉤在鋼筋上;如無鋼筋,則應用一圓鋼橫穿在彎鉤上。
(三)擰緊
在預留孔內混凝土達到其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擰緊地腳螺栓,各螺栓
的擰緊力應均勻;擰緊后,螺栓應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長度宜為螺栓直徑的1/3~2/3。
注意事項:
混凝土澆筑時的注意事項: 澆筑混凝土前,螺栓套板上部的螺桿及螺母須抹上黃油后用塑料布包裹并用鐵絲扎緊。澆筑混凝土,特別是采取泵送混凝土施工時,須避免混凝土的擠壓,導致地腳螺栓走位。混凝土泵管應避免直接對著地腳螺栓澆筑,盡可能在地腳螺栓及周邊30cm范圍內采取人工布料。在使用振動棒時,切勿在上述區域內振動過頻。在澆筑混凝土時,施工人員須加強對地腳螺栓的監測,用水準儀,經緯儀隨時對各組地腳螺栓(特別是周圍正進行澆筑混凝土的地腳螺栓)的復核。一旦發現偏差,應立刻進行校正。